article-5ae6d45c32aa2.jpg

針對近1,500名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進行的調查顯示,Instagram是最不利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社群媒體。

Instagram雖然在自我表達和自我認同上表現不錯,卻也與高度的焦慮、憂鬱、霸凌和「害怕錯失」(FOMO,fear of missing out)有關聯。

調查所含括的5種社群網路中,YouTube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評分最高,也是唯一獲得淨正分的網站。Twitter排行第二,接著是Facebook,再來是Snapchat,排名最後的則是Instagram。

這項調查是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發表,名為「#StatusOfMind」;它調查了1,479位來自英格蘭、蘇格蘭、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年輕人(14-24歲),針對14項身心健康相關議題,請他們回答社群媒體平台產生的影響。

社群網站確實有一些益處,例如,所有網站在自我認同、自我表達、社群打造和情緒支持上,皆獲得正分。

YouTube在促進注重他人的健康經驗、提供可信的健康資訊,以及減少憂慮、焦慮和孤獨感上,也都獲得高分。

社群網站哪裡有毒?

不過,所有的網站也都有獲得負分,特別是睡眠品質、霸凌、身體形象和害怕錯失等項目。除了YouTube之外,其他網站皆與增加憂鬱和焦慮有關。

先前的研究指出,每天在社群網站上花費超過2小時的年輕人,比較有可能回回報心理壓力問題。

#StatusOfMind報告指出,「看見朋友總是在渡假或享受夜生活,可能會讓年輕人覺得,其他人都在享受人生,自己卻錯過了這些事。這些感受可能會助長『比較與絕望』。」

 

研究作者指出,社群媒體貼文可能會立下不符現實的期望,帶來不夠格之感和低自尊。這或許可以解釋,以個人照片為核心的Instagram,為何會在身體形象和焦慮上的評分最差。

有位受訪者寫道,「由於許多人會使用濾鏡和編輯,讓自己看起來更『完美』,Instagram可以輕易地讓女孩和女人覺得,自己的身體不夠好看。」

其他研究則發現,年輕成人使用的社群網站愈多,就愈有可能回報憂鬱和焦慮問題。研究作者指出,原因可能是試圖應對各種平台的不同常規和朋友圈,但也有可能是心理健康不佳的人,傾向於使用數種社群媒體平台。

可以有什麼改變?

皇家公共衛生協會呼籲社群媒體企業做出改變,以減少社群媒體對孩童和年輕成人產生的負面效應。這份報告建議,在這些應用程式和網站加入彈出式的「重度使用」警告,71%的受訪者也表示會支持這種做法。

此外,政府也能出手協助。報告呼籲在學校的健康教育中教導「社群媒體安全使用」、讓常常面對年輕人的專業人士接受數位及社群媒體訓練,以及針對社群媒體的心理健康影響進行更多研究。

報告指出,皇家公共衛生協會希望,能讓年輕人用「保護且有助健康和身心福祉的方式」使用社群網站,「社群媒體短時間內不會消失,也不該消失。創新是未來的寄託,我們也必須準備好孕育創新。」

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9618

 

傑特漫網頁設計

arrow
arrow

    傑特漫網頁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